a&s专业的自动化&安全生态服务平台
公众号
安全自动化

安全自动化

安防知识网

安防知识网

手机站
手机站

手机站

大安防供需平台
大安防供需平台

大安防供需平台

资讯频道横幅A1
首页 > 资讯 > 正文

浅析:我国安防产业发展现状及出现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加之平安城市、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项目的开展,安防产品的应用越发广泛,安防产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并且,随着家庭对安防的重视和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在安防领域的应用,安防产业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资讯频道文章B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加之平安城市、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项目的开展,安防产品的应用越发广泛,安防产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并且,随着家庭对安防的重视和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在安防领域的应用,安防产业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我国安防产业发展情况

  (一)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增长动力强劲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们对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安防及安全防范系统的认识也越发深入。特别是“国家应急体系”、“平安城市”、“平安校园”、“平安医院”、“科技强警”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的开展,以及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国际活动的举办,促进了我国安防产业的迅速发展。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安防产业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年增长率。

  “十一五”期间我国安全产业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截止到2010年,我国安防行业总产值已达到2300多亿元(其中安防产品约为1000亿元,安防工程和服务约为1300亿元),安防企业已达25000家,从业人员超过120万;“十一五”期间安防行业实现增加值800多亿元,比2005年增长1.8倍,年均增长超过23%。

  近几年,我国安防产业继续保持了强劲增长的势头,2012年,中国安防发展指数CSDI一直处于小幅攀升的状态,行业整体增长接近17%,总产值超过3200亿元。《中国安防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到“十二五”末期实现产业规模翻一番的总体目标。年增长率达到20%左右,2015年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实现增加值1600亿元,年出口交货值达到600亿元以上。

  (二)骨干企业迅速成长,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

  一批安防骨干企业迅速崛起,综合实力大为增强。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约有100家左右产值超过1亿元的安防企业,产业集中度有了明显提高。并有10多家安防企业在国内外上市,另有20多家国内外上市企业将安防列入其主营业务之一。安防企业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企业运用现代的管理方法,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品牌意识、创新意识等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先后有20家企业的21个产品获得了“中国名牌”称号。

  (三)代表性城市各具特点,集聚优势逐步显现

  随着我国安防产业的不断壮大,涌现出了一批代表性城市,如深圳、杭州、泉州、北京等,这些城市安防产业发展各具特色。

  深圳:安防之都。深圳是我国安防的重要基地,也是全球重要的安防生产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深圳已经具备了较强的产业集群优势。

  杭州:视频监控领导者。杭州市拥有我国视频监控行业两大龙头企业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数据显示,在视频监控的重要部件硬盘录像机DVR市场,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等几大龙头的市场份额达到60%以上。

  泉州:报警之乡。谈到报警器,安防领域的人士一定会想到泉州,泉州的安防报警产业相对我国其它地区发展较早。

  北京:卖场集中。北京相对于其它城市来说,安防行业的特征在于卖场集中,北京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也有巨大的安防产品需求。

  我国安防产业发展趋势

  随着新技术在安防领域的应用及人们对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安防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了一些新的趋势。

  (一)安防产品越来越多地进入家用市场

  安防产业发展初期,主要应用于公共安全领域,依靠政府对基础设施和公共安全项目的投资拉动,尤其是“平安城市”、奥运会、世博会等项目的建设,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安防产业的发展壮大。

  在传统安防市场中,20%的政府客户和行业客户占安防市场总规模的80%;而80%的中小企业用户和家庭用户,仅占安防市场规模的20%,被称为“二八格局”。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家庭安防监控系统使用率很高,尤其是视频安防监控,市场比例基本是公共视频监控、行业视频监控、个人视频监控三足鼎立。随着我国安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家庭安防的市场大门正在慢慢打开,安防产品大规模进入家用市场已成为大势所趋,市场前景不可估量。

  (二)智能安防市场将持续高速增长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4G等新技术不断融入到安防行业当中,安防产品和系统变得更加智能化。

  近些年来,全国各地的平安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建设思路也逐渐向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伴随着人们对建筑安防系统的愈发重视和建筑业及建筑智能化行业的积极发展,传统建筑的智能化改造以及新建建筑的智能化投资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作为建筑智能化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安防智能化市场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市场前景非常广阔。预计到2015年,我国安防智能化市场规模将达到1609.6亿元。

  我国安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立法滞后,市场监管不到位

  一方面,立法滞后导致我国安防市场不完全规范,全国还未形成统一的安防市场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安防市场监管不到位,导致市场混乱。一是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等现象依然存在,这些产品在质量和售后服务方面得不到保障,不仅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影响高端安防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还给用户埋下了隐患,视频监控成 “睁眼瞎”、报警器形同虚设等新闻屡见不鲜;二是低价竞争、不正当竞争阻碍产业发展,生产企业为了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价格优势,偷工减料,造成产品质量下降。个别企业更为了逃避国家有关部门的检查,进行不正当的竞争,误导消费者,使得高端产品市场被挤压。恶性竞争导致安防产品价格一路走低,销售额增大却未能带来利润扩大。

  (二)市场发展不均衡,产品同质化严重

  一是市场发展不均衡。安防领域涉及到智能监控、防盗报警、门禁识别等多个领域,产品十分丰富,但是目前只有视频监控设备运用面广,占据了安防市场的半壁江山,而其他的防盗报警产品、门禁识别产品运用范围比较窄,在市场上的安防产品所占比重相对较小,远不如视频监控产品,整个行业发展不均衡。

  二是产品同质化严重。目前安防产品种类繁多,看起来琳琅满目,但是各个厂家的同类产品却是大同小异,缺乏自身风格和独特之处,使得工程商和用户难以从中选择。同时由于缺乏行业自律公约,产品极易被别人模仿制造。

  (三)核心技术缺失,品牌效应不足

  我国的安防企业创新力不足,绝大多数企业在走模仿的道路,通过降低成本等价格战术来取得微薄的利润,随着安防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安防产业内部竞争的不断加剧,一批缺乏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企业必将被淘汰,传统依靠价格竞争的发展模式也将消失。由于核心技术的缺失,不仅使我国安防企业失去了对行业关键话语权的把握,同时不利于国家安全利益的保障。

  (四)人才结构不合理,高端人才缺乏

  传统安防行业的人才结构为:企业管理人才约占10%,技术研发人才约占15%,策划及营销人才约占35%,产业工人等占40%。不难看出,传统安防较少涉及综合项目建设与运营管理,企业主营业务单一,多数为产品生产商、系统集成商或工程商,导致人才结构单一,很难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

  促进我国安防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立法,强化市场监管

  一是加强我国安防行业的立法工作,尽快出台《安全技术防范管理条例》,完善安防行业相关法规标准,为安防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加强安防行业标准化工作,迫使一批技术薄弱、实力不济的企业及质量低劣的产品退出安防市场;三是强化安防行业市场监管,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坚决制止恶意削价、以次充好等不正当市场行为,促进安防产业良性运转和可持续发展。

  (二)促进市场均衡化发展,化解同质化矛盾

  我国应抓住各行业、各领域对安防系统需求量增长的机遇,科学合理地制定安防产业发展战略,积极开拓新的安防系统应用行业、领域,针对不同行业对安防的不同要求,构建符合各行业的安防系统,使安防产业更好地服务于各行业、领域,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促进安防市场均衡化发展。

  (三)加强核心技术突破,树立品牌效应

  技术创新是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的重要举措,安防行业亦是如此。安防企业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还是要走技术创新的道路,加强研发投入,增强产品的差异化,获得更高的利润,从而增加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一是要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增强创新意识;二是加强新产品的研发投入,促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在安防产品中的应用;三是建立完善企业自主创新机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建立顺应市场发展的人才战略

  伴随着安防行业的迅速发展,领域不断延伸,人才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安防企业需要结合行业发展及自身发展方向,从优化业务结构的角度来谋划人才工作,把人才作为推进企业转型发展的强大引擎,以人才的新集聚打造企业的新优势,不断释放人才引擎的强大动力,进而推动安防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从安防产品到方案的转型之路
安防企业如何利用互联网开拓广阔市场?

参与评论
回复:
0/300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a&s观点。
0
关于我们

a&s是国际知名展览公司——德国法兰克福展览集团旗下专业的自动化&安全生态服务平台,为智慧安防、智慧生活、智能交通、智能建筑、IT通讯&网络等从业者提供市场分析、技术资讯、方案评估、行业预测等,为读者搭建专业的行业交流平台。

免责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如使用任何字体和图片文字有冒犯其版权所有方的,皆为无意。如您是字体厂商、图片文字厂商等版权方,且不允许本站使用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请联系我们,本站核实后将立即删除!任何版权方从未通知联系本站管理者停止使用,并索要赔偿或上诉法院的,均视为新型网络碰瓷及敲诈勒索,将不予任何的法律和经济赔偿!敬请谅解!
© 2020 Messe Frankfurt (Shenzhen)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兰克福展览(深圳)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72668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264号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