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专业的自动化&安全生态服务平台
公众号
安全自动化

安全自动化

安防知识网

安防知识网

手机站
手机站

手机站

大安防供需平台
大安防供需平台

大安防供需平台

资讯频道横幅A1
首页 > 资讯 > 正文

河南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出炉 发展新代信息技术等6大产业

到2022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3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开发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1%,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5%。到2025年,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达到国内一流,形成数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一批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和百亿级企业。
资讯频道文章B

  为了推动河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河南省制定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指出,要把握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坚持新发展理念,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发挥数字经济引领作用,围绕稳定供应链、优化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构建“556”产业体系,实施“六大提升专项”,打造“五强一优”要素保障生态,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加快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形成能级更高、结构更优、创新更强、动能更足、效益更好的发展新格局,努力建成全国先进制造业强省。

  到2022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3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开发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1%,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5%。到2025年,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达到国内一流,形成数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一批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和百亿级企业。

  《方案》相关内容如下——

  产业方向:

  (一)做强优势产业。提升装备制造、食品制造、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和新材料5大优势产业能级,建设一批重大产业基地。发挥电力、盾构、农机、矿山、起重等装备优势,建设万亿级装备制造基地。巩固传统食品加工优势,推动烟草、白酒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冷链和休闲食品,建设万亿级食品制造基地。发展智能终端(手机)、智能传感器、计算机和服务器、汽车电子等,打造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巩固客车优势,发展乘用车和专用车,建设5000亿级汽车制造基地。发展超硬和新型合金材料、新型耐材、尼龙新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建设5000亿级新材料产业基地。到2022年、2025年,优势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47%、50%以上。

  (二)做优传统产业。加快钢铁、有色、化工、建材、轻纺5大传统产业“绿色、减量、提质、增效”转型。推动钢铁行业整合重组,提高装备大型化率和供给效率。布局铝、钨钼、铅锌等有色行业终高端项目,提升整体竞争力。发展精细化工,建设现代化工基地。发展绿色墙材和装配式建筑,建成一批绿色建材生产基地。发展时尚服装和智能家居,打造全国轻纺产业发展高地。到2022年、2025年,传统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保持在33%、30%左右。

  (三)做大新兴产业。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节能环保6大新兴产业。到2022年、2025年,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22%、25%以上。

  1.新一代信息技术。培育“芯屏网端用”生态。着力“补芯”,引进功率器件、显示驱动芯片等项目,布局光电子集成芯片项目,培育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着力“引屏”,引进高世代新型显示项目,培育新型显示产业集群。着力“固网”,建设5G及北斗技术应用产业基地,培育发展5G、物联网、网络安全等产业。着力“强端”,做强智能终端,构建鲲鹏产业生态。着力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应用,加快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打造中西部人工智能发展高地。到2022年、2025年,产业规模分别达到7000亿元、1万亿元。

  2.高端装备。发展轨道交通、数控机床、机器人、无人机、3D打印、激光加工等装备,推动“制造+服务”转型。到2022年、2025年,产业规模分别达到1000亿元、2000亿元。

  3.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巩固新能源客车优势,支持氢燃料电池客车研发和示范应用,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应用示范区。到2022年、2025年,产业规模分别达到1000亿元、2000亿元。

  4.新能源。发展锂电池、氢燃料电池等,建设智能电网,打造光伏、风电装备应用高地。到2022年、2025年,产业规模分别达到1000亿元、1500亿元。

  5.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发展创新药、高端仿制药和现代中药,加快新型疫苗、基因工程药物等研发和产业化。发展体外诊断产品、高端医用耗材和数字影像设备等。加快医药口岸和关键检验检测平台建设。到2022年、2025年,产业规模分别达到3000亿元、5000亿元。

  6.节能环保。发展节能环保装备、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建设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到2022年、2025年,产业规模分别达到7000亿元、1万亿元。

  主要任务:

  (一)技术创新提升专项

  1.强化关键技术攻关。实施“十百千”转型升级创新专项,加大研发投入,建设一批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创新联盟,开展联合攻关,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支持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产品应用,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2.强化企业主体培育。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施创新企业树标引领行动、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到2022年、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分别新增3000家、50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1.2万家、1.5万家。

  3.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发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带动作用,打造沿黄科创走廊,发展一批科创“飞地”。按有关规定报批申建河南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建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到2022年、2025年,分别建成15家、30家左右省级及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

  4.强化技术创新合作。引进一批知名科研院所、机构,争取国家大科学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在我省布局。到2022年、2025年,分别建成100家、120家新型研发机构。

  (二)基础能力提升专项

  1.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制定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四基”突破清单,实施一批示范项目。推进5G、大数据中心等新基建项目,提升工业基础设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安全化水平。

  2.实施新技改工程。加快企业新一轮大规模技术改造,力争技改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建成一批智能化园区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能效、水效领跑者和绿色制造提升行动。到2022年、2025年,分别创建120个、150个国家级绿色园区(工厂)。

  (三)集群强链提升专项

  1.提升集群产业链水平。编制重点集群培育方案,开展稳链补链延链强链行动,增强产业链韧性。到2022年,形成20个左右千亿级产业集群;到2025年,形成4个万亿级、6个5000亿级产业集群和10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

  2.推进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编制新一轮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推行“亩均论英雄”改革,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支持建设“飞地园区”,推动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

  (四)融合赋能提升专项

  1.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分行业制定智能化改造指南、选树标杆企业,每年培育150个智能工厂(车间)。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行动。到2022年、2025年,全省上云企业分别达到15万家、20万家。

  2.实施“两业”融合工程。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新型制造模式,每年培育30家(个)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项目)。加快发展工业设计、数据服务、标准认证等生产性服务业。

  (五)区域协同提升专项

  1.优化制造业空间布局。以郑州市、洛阳市为核心,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以京广、陇海铁路沿线城市为重点,建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支撑轴;以黄河、淮河、汉江流域地区为重点,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协同带,形成“双核引领、两轴支撑、三带协同”空间格局。

  2.布局重大产业项目。高质量承接产业转移,建立重大制造业项目优先落地保障机制,加快“556”产业及配套生产性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

  3.推动县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落实县域治理“三起来”重大要求,开展县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引导各县(市、区)培育1—2个特色主导产业。

  (六)企业培育提升专项

  1.加强企业梯队培育。实施“头雁”企业培育计划,做强龙头企业,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专精特新”企业,推动小微企业上规模,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实施企业家培训提升工程,引导企业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到2022年、2025年,全省百亿级企业分别达50家、60家以上。

  2.发展品质制造。实施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打造一批制造精品。鼓励企业采用国际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引进国内外知名检验检测机构,选树一批质量标杆企业。加强注册商标培育和保护,建设商标品牌示范基地,培育品牌产业集群。


参与评论
回复:
0/300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a&s观点。
0
关于我们

a&s是国际知名展览公司——德国法兰克福展览集团旗下专业的自动化&安全生态服务平台,为智慧安防、智慧生活、智能交通、智能建筑、IT通讯&网络等从业者提供市场分析、技术资讯、方案评估、行业预测等,为读者搭建专业的行业交流平台。

免责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如使用任何字体和图片文字有冒犯其版权所有方的,皆为无意。如您是字体厂商、图片文字厂商等版权方,且不允许本站使用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请联系我们,本站核实后将立即删除!任何版权方从未通知联系本站管理者停止使用,并索要赔偿或上诉法院的,均视为新型网络碰瓷及敲诈勒索,将不予任何的法律和经济赔偿!敬请谅解!
© 2020 Messe Frankfurt (Shenzhen)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兰克福展览(深圳)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72668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264号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