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专业的自动化&安全生态服务平台
公众号
安全自动化

安全自动化

安防知识网

安防知识网

手机站
手机站

手机站

大安防供需平台
大安防供需平台

大安防供需平台

资讯频道横幅A1
首页 > 资讯 > 正文

安防监控国际化合作势不可挡

安防线缆是保障安防系统稳定与高效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安防系统中扮演着不容置疑的重要角色,不管是数据还是图像以及其他信息的传输任务,都需要通过安防线缆进行。
资讯频道文章B


  监控线缆发展趋势

  产品技术进入标准化时代

  为了更好的促进安防产业,保障社会生活和工作的和谐发展,安防线缆产品必定是朝着更安全更快捷的方向发展。中国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的线缆产品研发生产基地之一,目前已具备阻燃耐火、耐高温抗低温、低电感低噪音、绿色环保、低烟无卤、抗蚁防鼠、防水防潮等一系列具有独特性能和特殊结构的线缆产品,并且都已形成了一定的生产力。随着社会对安防保障和系统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通过政府、行业、企业的广泛宣传、推动与协作,具备高性能且高效安全的新技术线缆产品必将如同西方发达国家那样,在安防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行业标准是行业与企业发展的基础,产品技术标准更是产品质量的有效保障。随着中国安防行业的日趋发展与成熟,国家主管部门正在大力推动安防行业的标准化建设,目前已将安防线缆产品技术标准的制定纳入了下阶段的工作计划之中。在政府、行业和企业三方的共同努力下,安防线缆产品的生产与质量保证将会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安防线缆的技术与应用将会朝着更可靠更专业化的领域快速前进。

  产业集中度将持续提高,领军企业占据主流市场

  只有行业内出现了产业集中,出现了领军企业,行业才能建立形成共同的发展理念。企业才能从最基本的生存考虑,进入到科学管理、核心技术、核心产品等最重要的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角度考虑,才能避免低质低端的不正当竞争。曾经的大大小小、良莠不齐的线缆制造厂家混乱的竞争、业内的一些缺乏技术实力及资金规模的厂家为了局部利益和眼前生存恶性竞争的局面将逐步结束。

  目前国内安防行业的领军企业已初显端倪,国内安防线缆市场已经形成了若干的主流企业,这些企业通过不断的产品延伸与渠道拓展,通过持续提高的企业管理与团队建设,无论是在品牌的影响度还是产品质量的全面提升、服务的规范上已越来越得到行业与用户的接受与肯定。相信随着产业集中度的不断提高,随着这类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规模化所产生的生产力将充分在市场中得到体现,高性价比的产品加上规范的服务必将占领安防线缆市场份额中的绝大多数。

  用户重视度不断加强,“全线兼容,全程服务”呼之欲出

  线缆产品在安防系统中承担着重要的数据、图像及其他信息的传输任务。由于用户或工程商对线缆产品的采购重视度不够,造成诸如因为线缆产品的选用不当,而影响整个系统工程的质量问题屡见不鲜,带来一定的损失与负面影响。以往的深刻教训,使越来越多的的用户和工程商逐步关注线缆产品的质量与正确使用,并且逐步改变了工程使用中,对于安防线缆产品的选购以价格占主导地位的思想。通过政府、行业、工程商、生产企业的共同努力与宣传,安防工程系统中高端设备与低质线缆共存的现象在越来越少,安防线缆在系统使用中的重要作用正越来越被大家真正地认识到。

  安防工程需要不同功能器材相互间的完美组合,保证传输部分产品性能的可靠性对整个安防系统非常关键。

  安防线缆虽然是传输部分的主要组成,但是不同型号规格之间线缆产品的传输性能的兼容和一致性,线缆与所连接的相关器材之间的兼容性、匹配性、稳定性也经常被业内用户忽视。未来的安防线缆制造企业不仅仅局限于现阶段简单意义的产品提供,还将在不断延伸产品链的同时,加强服务理念,为用户提供全线兼容的产品,并为产品的正确合理使用提供全程的技术支持与服务,这必将成为安防行业的市场发展趋势。

  国际化合作与发展势不可当

  “做世界的安防企业,打造中国安防行业国际化的民族品牌”,已经成为目前业内优秀企业的发展目标和企业使命。在这样的信念指引下,中国的安防产品已广泛地深入到世界安防产业的多个领域。国内企业与先进发达国家企业之间的国际合作已全方位地展开。

  目前国内几家实力最强的安防线缆企业也顺应市场发展的国际化潮流,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全面制定并启动全球化的发展战略,通过在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广泛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企业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理念,使企业实力得到快速提升与发展。并且积极走出国门,寻求国际市场,增加产品出口,现已有大量的安防线缆类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

  监控线缆选购之法

  根据“木桶法则”,最终的图像质量将取决于整个系统中最差的一环;而这最差的一环往往就是传输系统。系统的设计人员和安装人员必须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传输方式、高质量的传输线缆和设备、并按专业标准进行安装,才能达到理想的传输效果。

  视频信号传输一般采用直接调制技术、以基带频率(约8MHz带宽)的形式,最常用的传输介质是同轴电缆。同轴电缆是专门设计用来传输视频信号的,其频率损失、图像失真、图像衰减的幅度都比较小,能很好的完成传送视频信号的任务。一般采用专用的SYV75欧姆系列同轴电缆,常用型号为SYV75-5(它对视频信号的无中继传输距离一般为300-500m);距离较远时,需采用SYV75-7、SYV75-9甚至SYV75-12的同轴电缆(在实际工程中,粗缆的无中继传输距离可达1km以上);也有通过增加视频放大器以增强视频的亮度、色度和同步信号,但线路中干扰信号也会被放大,所以回路中不能串接太多视频放大器,否则会出现饱和现像,导致图像的失真;距离更远的采用光纤传输方式,光纤传输具有衰减小、频带宽、不受电磁波干扰、重量轻、保密性好等一系列优点,主要用于国家及省市级的主干通讯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及高速宽带计算机网络。而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中,光纤传输也已成为长距离视音频及控制信号传输的首选方式。

  视频信号也可以用双绞线传输,这要用到双绞线传输设备。在某些特殊应用场合,双绞线传输设备是必不可少的。如:当建筑物内已经按综合布线标准敷设了大量的双绞线(标准中称三类线或五类线)并且在各相关房间内留有相应的信息接口(RJ45或RJ11),则新增闭路电视监控设备时就不需再布线,视音频信号及控制信号都可通过双绞线来传输,其中视频信号的传输就要用到双绞线传输设备。另外对已经敷设了双绞线(或两芯护套线)而需将前端摄像机的图像传到中控室设备的应用场合,也需用到双绞线传输设备。双绞线视频传输设备的功能就是在前端将适合非平衡传输(即适合75Ω同轴电缆传输)的视频信号转换为适合平衡传输(即适合双绞线传输)的视频信号;在接收端则进行与前端相反的处理,将通过双绞线传来的视频信号重新转换为非平衡的视频信号。双绞线传输设备本身具有视频放大作用,因而也适合长距离的信号传输。对以上不同的传输方式,所使用的传输部件及传输线路都有较大的不同。

  通信线缆一般用在配置有电动云台、电动镜头的摄像装置,在使用时需在现场安装遥控解码器。现场解码器与控制中心的视频矩阵切换主机之间的通信传输线缆,一般采用2芯屏蔽通信电缆(RVVP)或3类双绞线UTP,每芯截面积为0.3mm2~0.5mm2。选择通信电缆的基本原则是距离越长,线径越大。例如:RS-485通信规定的基本通信距离是1200m,但在实际工程中选用RVV2-1.5的护套线可以将通信长度扩展到2000m以上。当通信距离过长时,需使用RS-485通信中继器。

  控制电缆通常指的是用于控制云台及电动可变镜头的多芯电缆,它一端连接于控制器或解码器的云台、电动镜头控制接线端,另一端则直接接到云台、电动镜头的相应端子上。由于控制电缆提供的是直流或交流电压,而且一般距离很短(有时还不到1m),基本上不存在干扰问题,因此不需要使用屏蔽线。常用的控制电缆大多采用6芯或10芯电缆,如RVV6-0.2、RVV10-0.12等。其中6芯电缆分别接于云台的上、下、左、右、自动、公共6个接线端,10芯电缆除了接云台的6个接线端外还包括电动镜头的变倍、聚焦、光圈、公共4个端子。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中,从解码器到云台及镜头之间的控制电缆由于距离比较短一般不作特别要求;而由中控室的控制器到云台及电动镜头的距离少则几十米,多则几百米,对控制电缆就需要有一定的要求,即线径要粗,如选用RVV10-0.5、RVV10-0.75等。

  声音监听线缆一般采用4芯屏蔽通信电缆(RVVP)或3类双绞线UTP,每芯截面积为0.5mm2。在没有干扰的环境下,也可选为非屏蔽双绞线,如在综合布线中常用的5类双绞线(4对8芯);由于监控系统中监听头的音频信号传到中控室是采用的点对点布线方式,用高压小电流传输,因此采用非屏蔽的2芯电缆即可,如RVV2-0.5等。

 

参与评论
回复:
0/300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a&s观点。
0
关于我们

a&s是国际知名展览公司——德国法兰克福展览集团旗下专业的自动化&安全生态服务平台,为智慧安防、智慧生活、智能交通、智能建筑、IT通讯&网络等从业者提供市场分析、技术资讯、方案评估、行业预测等,为读者搭建专业的行业交流平台。

免责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如使用任何字体和图片文字有冒犯其版权所有方的,皆为无意。如您是字体厂商、图片文字厂商等版权方,且不允许本站使用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请联系我们,本站核实后将立即删除!任何版权方从未通知联系本站管理者停止使用,并索要赔偿或上诉法院的,均视为新型网络碰瓷及敲诈勒索,将不予任何的法律和经济赔偿!敬请谅解!
© 2020 Messe Frankfurt (Shenzhen)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兰克福展览(深圳)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72668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264号
用户
反馈